一位紫砂從業者對泥料的闡述-葛明祥
自我走進紫砂行業以來,經歷的相關是非實在不少。而今,所面臨市場和玩家的提問,業已到了最深刻、最復雜和最廣泛的地步,也感覺市場是最混亂、誤區最多的時候。面對這樣那樣的問題,感慨萬千!在此,我想盡自己最大努力,非系統地就事論事,表達一下自己對一些敏感問題的專業認識和意見,希望能為玩家帶來一些細微的幫助。文章並非學術論著,不成體系,且因水平之限,一家之說,不可能全面周到,只能供大家參考而已。
一、礦脈和泥料配方添加物的問題
有關紫砂泥礦質屬性的介紹,以往的某些書刊曾作過一些比較專業的描述。然而,有關紫砂泥礦的實況、成品泥的配比和泥料品種命名等問題,幾乎語焉不詳。那些礦脈的介紹,其實也只有個別機構作過真正的勘測分析而有過第一手資料,大家所見到的這家那家的介紹,多數是互相抄襲和借用,有的已經誤傳甚至添油加醋而導致局面混亂,試問市場及玩家又怎麼能辨別這些內容的真偽呢?本人有幸,祖上為窯戶,老家就住在黃龍山四號井的前面,小時候也經常到挖泥的井邊去玩。自從走進紫砂陶以後,更是三天兩天跑到進口去仔細觀察,獲得了較為豐富的感性認識,這對我後來研究和配煉紫砂泥是很有幫助的。
關於泥料的配比,也應該算是比較專業的話題,一般行家似乎不願多說,更多的人或許是無從可說,因為99%以上的壺工是買成品泥使用,不涉及這方面的課題。寫相關文章的大多數先生們,又很少親身從業。對於眾多玩家而言,想了解些什麼,當然是沒有選擇,只能看看書上現成的介紹。遺憾的是,大多數書中所介紹的礦源故事,只能給玩家帶來朦朧的幻想,並不能帶來實質性的指導;而書中沒有涉及的材質結構和特性、比例配方的形成等方面的知識,卻可以幫助玩家真正有所了解、指導正確選擇和使用;面對實物去尋找一些較有意義的內容,領略紫砂陶藝的美學意蘊。比如,大家都知道“清水泥”這個名稱,但究竟何為“清水泥”?我估計絕大多數人都沒有真正認知。
十幾年以前,丁蜀鎮的五個紫砂廠,各有自己的泥料車間,這個負責工廠所需的各種成品泥的加工場所,一般來說有五至八個品種。而大多數品種的配置,都需要由兩種或兩種以上不同的礦料按一定比例配製練成,為了理想的顏色效果,多半還要摻入一些磨得很細的金屬氧化物,並且每種泥料裡都必須加入0.2-0.3%的碳酸鋇細粉,以轉化對製坯不利的游離硫酸鹽。只有那些用同一種礦料不添加任何化工料配成的自然色紫砂,才叫做“清水泥”。按理說這種清水泥是屬於真正的純天然純礦泥料,直接做壺豈不更好?然而,由於其色澤偏淡、偏黃,遠沒有添加色素的賣相好,所以,只有少數人還在用清水泥做壺,也只有少數行家才喜歡真正的清水泥作品。所以,市場上許多說是用清水泥製作的茶壺,其實實在賣概念,其真實性可想而知。
有關添加化工料的話題,是近年來市場上的議論焦點之一。那麼,到底可不可以使用化工色料呢?這個問題可以從以下三個方面來解析:
1) 有史可查
在紫砂泥料中添加金屬色素,並不是近幾十年的事情,祖輩們在清中期後就有可能已經使用氧化鐵、氧化鈷等化工色料。根據上世紀八十年代初期我的一些朋友收到的部分特殊顏色的老茶壺,便可以推測到其歷史的事實。而民國以來,色料的使用就更加品普遍。原先紫砂廠叫習慣了的“拼紫”泥,實際就是用氧化色素拼配而成的紫泥。至於有些經銷商在無法向可人解釋清楚的情況下,給予那些“一根筋”的買家一些精神安慰,倒也不一定是真心願意去“自欺欺人”。今天市場上大部分紫砂壺所用之料,或多或少已經添加了這樣、那樣的金屬氧化物!為什麼市場上的素菜、水果都是用過農藥化肥的才好賣?不用味精的飯店恐怕要關門!那是因為人性有弱點,思維有誤區,而謊言有時卻偏偏是最廉價、最有效的安慰劑。
2) 有據可依
在紫砂陶土中確有一些化學性質活潑的無機色素不能使用,如氧化銅、氧化鉛等。原因是這些金屬氧化物性質“軟”,在水中很容易析出游離離子,何況茶水中有許多酸性物質呢?事實是市場上可能會有添加了那些活潑氧化物的泥料所製作的茶壺,但畢竟還是少數。當然,這個也不是外行能看得出的,因此,不懂就不要裝懂!以免添亂。而那些為“好看”而製作的壺,為了某種色調效果,雖然添加了一些不能使用的東西,但基本上這些壺沒有人用來泡茶,也就大可不必太計較了。至於有人傳謠在紫砂陶土中添加玻璃水的說法,那是他們不太懂得陶瓷生產了。玻璃水又稱水玻璃,化學名稱叫做硅酸鈉,是增加泥漿流動性的一種介質,只有注漿成型的泥漿裡和外表噴漿時才用得到。如果加入紫砂土,能增加其粘性和游走性,而且會使表面起“面頭”而無法修光,根本不能用正常的製作工藝來做成茶壺了。因此,加水玻璃來增亮茶壺的說法,純熟無稽之談!
3)有法可循
為了追求色澤效果,在泥料裡添加一些必要的、性質穩定的氧化色素後,一定要將所製茶壺的結晶度燒足、燒透,否則,製備色素過程中所殘留的一些沒有完全反應的金屬離子,還是有可能在沸水泡茶的那些含有鞣酸和某些生物堿的茶水結合而被喝進人體,這無疑是對人體有害的。(問題是,某些需要色彩表現的茶壺,往往是不允許燒足溫度,否則就顏色達不到艷麗的要求。因此,只要不去挑選花花綠綠或者半生不熟的茶壺使用,也就不需要去考慮和擔心紫砂茶壺有沒有毒害這樣的問題。)。另外,在配製泥料時所加入的碳酸鋇(除霉劑),雖然是微量,要是沒有經過足夠的溫度燒結,萬一在茶水作用下產生游離鋇,所導致的結果倒是比較嚴重的。因此,壺體的燒結程度最最關鍵。而事實上,吃足窯火的紫砂茶壺才能算是好壺,(紫砂陶的常規燒成是氧化或者中性),盡管燒透後會出現一些鐵質疵點,這確實天然好礦源所難免的,而燒足的壺使用後產生的效果也會顯得特別美好。清代的大亨壺真正是好!他的壺方方面面都十分講究,火候也燒得很透,且大部分都有點“過火”,而這又偏偏是大亨壺的一大特點!應該不會是沒有道理的。
二、紫砂陶土的幾種常規組成及礦料品種名稱
按傳統要求配製的幾種泥料分別是:紫泥、紅泥、緞泥、墨綠泥和黑泥等等,亦即所謂的五色土。最早、最正宗的這些礦藏都是來源於本山(丁山本地的黃龍山)底下的夾層中間,以多夾層塊狀形式存在。黃龍山是一座不大的黃石山,因開採建築用礦石,現在已經把黃石開光而沒有了山坡(西鄰的青龍山也因開採青石而早已炸平)。蘊藏在黃龍山底下的紫砂泥礦藏較深,開採時多半需要打坑道建深井,然後一層一層往下挖。四號井的開採情況是從上往下依次為假土(雜亂的廢料)→夾泥(紫褐色較硬較雜的礦塊)→紫泥(較純凈紫紅色,規定用來配紫砂泥的部分)→綠泥(即所謂的本山綠泥)或烏泥(質地最硬的烏黑色泥塊),但有些地段的分層並不太清晰太有秩序,這就導致各個時期的泥質會有些不同。這些泥在採挖時,全部是用鐵軌小車用電機拉出井口進行選揀分堆,各種塊泥的顏色、質地和性狀並不完全一樣,去向和用途也各不一致。
在上世紀九十年代以前,宜興陶瓷公司曾一度比較繁榮昌盛,總共有二十多個隸屬廠家。開採丁蜀鎮附近所有陶瓷礦料的工作,都是由公司下屬的原料總廠負責進行,然後再根據各廠的生產需要而給予配送。而原料總廠所產泥土的90%以上是供應給紫砂廠以外的單位。除從黃龍山礦出產的大部分紫泥和綠泥,以及他處三四種配紅泥的料是送給紫砂廠的以外,其他的所有礦料則全部是供應給陶瓷公司的二十來個製陶廠家,這些單位的需求量,每一家都是紫砂廠的幾十倍甚至上百倍。所以夾泥是製作大量粗陶的主要材質。當初根本不用它來做茶壺,最多也只是做花盆而已,(至於後來紫砂市場火暴,原材料供不應求的情況下,把本來不是做壺的料也拿來配成壺料使用,那也是出於無奈)。當然,夾泥並不是不能做茶壺,它只是比紫泥硬雜一點,顏色深一點,晶相質少一點而已,紫泥一旦緊張了,它就必然成為了紫砂產品的主要原料。現在許多書裡說的“甲泥”實際是把“夾”泥誤寫、誤傳、誤抄的結果,丁蜀鎮附近的礦土似乎不應該有甲乙丙丁之分,盡管有些想象豐富的文人把它說成是因其“身如鐵甲”而釋之,但要說顏色和硬度,烏泥倒更像“鐵甲”……
這個問題,我曾見到一位行家在他寫的書裡有提到過。但更多的人從來是人云亦云,抄來抄去。估計要不要真正弄清楚也許並不重要,不過,既然要讓大家知道點什麼,還是應該盡量給出個究竟才對吧。其實一個人要對某事物有真正的了解,是需要通過一系列理性和感性的碰撞、反覆對比總結的過程,要是能夠比較完整地寫出相關的心得文章那就更需要一定的深度。比如鄉下一位老壺公,做壺幾十年,施工精到技巧嫻熟,可他用的料從來就是買成品泥,然後只需在家做坯就是,用不著自己去弄懂礦源、研究配方、煉製泥料,你硬是要他說出個紫砂陶土的一二三來,這不是在為難他麼?然而,為了應對一些客人的提問,他往往就被迫要去看書、背書,管他對錯,原文照搬,反正沒有標準,只要讓一般人聽來已經很“內行”就行了,更何況謬誤傳多了,也就有人相信了。似乎這樣他就變得更完美了……(可笑)。 事實上,要真正認識紫砂陶土,光憑看書聽故事是不可能弄懂的,宜興附近算得上正宗的紫砂泥採礦點就有四五處,而可用來調配成各種可以做茶壺的替代泥礦卻有十幾處,如果沒有下工夫認真地逐一考察採集;如果沒有將所採集的各種生泥進行研究配試,怎麼有可能獲取這些實質性的第一手專業資料呢?因此,流傳的不少有關紫砂泥這樣或那樣的說法大多並不真實,而是為了推廣產品而虛構編織出來的“工具” 和“法寶”。
紫砂泥是五色土的一個統稱,就紫色泥來說就有好幾個品種,需要根據其粘性、純度、硬度、成色等加以區分。現在炒得比較熱的“底皂青”清水泥,以前好象沒有這個名稱,按照這種質地,在十五年前來看並不是最好的紫泥,比起更優質的嫩紫泥來,底皂青的性質卻要硬一些雜一些,遠沒有那麼純凈。以前好的紫泥是需要嫩紫泥和底皂青這類的礦料相拼配而成,這樣的泥料無論從粘性、級比、塑性和質感層次等方面來看都更加優越。隨著市場需求量的不斷擴大,也就越來越無法講究,更何況那種很好的嫩紫泥現在已經見不到了。這樣一來,底皂青也就成了最好的品種之一。當然,不管何種紫色泥礦料,都是可以單一配成成品泥使用的。近年來新挖出來使用的幾種如“紅皮龍”、“降坡泥”等紫泥,在過去都是棄之不用或配粗陶用的淺層夾雜泥。不過,到也算得上是正宗的紫砂泥。
再談談另外的幾種泥料:
1、緞泥:在我們看到的古舊紫砂壺中,有色澤深淺不一的好多種米黃色緞泥,顏色有偏黃一點的,有偏紅一點的,有偏青一點的,也有偏灰一點的,所蘊含的顆粒也有好幾種目數。事實上,近代正統的緞泥是由黃龍山綠泥摻入少量紫泥而配成的,比較標準的配比是85:15,改變它們的配比就能導致其最終色澤效果的改變。有資料上說丁蜀鎮有個“團山礦”,那裡開採出來的泥就是緞泥。然而,自從我開始研究紫砂泥以來,卻並沒有見到過那個“團山”,也沒有“團山礦”,我想,那個“團山礦”也許可能是很久以前的事了吧。由於本山礦藏的泥土是相互間夾存在,所以開挖出來常常有些夾雜。早期的緞泥也是因出礦就已經有綠泥和紫泥相混,比例也沒有嚴格標準,導致其色澤必然無法一致。再則,綠泥和紫泥一樣,有也顏色深淺和質地軟硬之分。因此,現代的緞泥是屬於調配泥,不是由某礦開出來的單一品種泥料。根據綠泥破碎的方法,過篩目數的大小,就決定了其含砂的數量和顆粒級比。由於緞泥的含鐵量低而含鈦量相對高些,因此緞泥的燒結溫度比其他幾種紫砂泥要高,老一點的礦料所配成的緞泥甚至要經1200℃的溫度才能燒透。
2、墨綠泥:它是由單一綠泥(也可加入少量紫泥)添加氧化鈷、氧化鉻綠等配製而成的一個品種。不加色素的任何一種礦料,都不可能燒成深綠色。民國期間的有一批綠泥,聽說是在本山綠泥裡同時加入了鈷礦原料和鉻綠色素而煉成的,雖不是直接加入氧化鈷,但和加氧化鈷的原理基本相同,只是鈷礦比氧化鈷成分復雜。所致最終發色有別於添加氧化鈷而形成了一種特殊色調的‘民國綠’。鈷礦加入紫泥中使其發蘭發紫,也和加氧化鈷大致一樣的結果。同樣,錳礦也可用來加進清水泥而使其發紫。至於安全性,應該說添加已經反應提煉而成的穩定氧化物更為合適。
3、黑料:有二種選料配方。一是用紫泥作為基料,二是用綠泥或白夾泥作為基料,添加鉻、鐵、錳、鈷的氧化色素調配而成,也可直接採用已經合成的黑色素來配製。用紫泥所配的黑料最終是黑中帶點紫紅,這是因為紫泥含鐵量高的原因所致。而用綠泥或白夾泥所配黑料的結果是黑中帶些青藍色。二種雖都是黑泥,但結果卻有些差異,有人喜歡偏暖一些的紫黑色,有人卻也喜歡冷俊的青黑。不加氧化色素是不可能配出黑色泥料的。山東黑陶的黑其實是燃料碳素滲入的結果,故溫度不能燒高,否則就褪色,因其原材料基本是接近白色的。
4、紅泥:是由小紅泥(黃色泥性塊狀)加大紅泥(砂性硬塊狀)配成的泥料(其中小紅泥為基料,大紅泥為骨架),是紫砂五色土中最熱烈,鮮艷的顏色,分普通紅泥和朱泥二類。更具體地講,朱泥是精細的紅泥。明清時期,朱泥一直是製作小品壺的最佳材料。鮮艷欲滴的朱泥小品始終倍受玩壺品茗之土的青睞。朱泥中的梨皮砂效果,即是根據設計要求調配進的目數較小的大紅泥顆粒。由於小紅泥細膩滋潤,含鐵量高,耐溫低,燒結後的密度和玻化程度都高,吸水率又低,是質地最精致的紫砂泥品種。
除此之外,由於各種紫砂泥之間都可以隨意混合而變為另一種色調的成料。因此,紫砂泥顏色的品種,實際遠不止五種。作者可以根據自己的創意,選用二種或二種以上的原料進行混煉,配製出意想需要的泥色。但不管如何調配,總只能局限在“五色”的范圍以內。至於有些“聰明人”把本來不屬於紫砂的許多雜泥,拿來依賴化工色素調出的這樣那樣的泥,實際已經不屬於傳統概念之中的紫砂泥。這種泥做成的茶壺,普通消費者當然是很難辨別,但把市場弄得這麼大,全部要用真正本地黃龍山中的泥是絕對不可能的。因此,這也是形勢的需要,市場的需要。
三、紫砂泥品種的命名
幾百年以來,紫砂陶土品種的名稱並沒有標準的譜考,從來是以其自然色調的直觀屬性而命名:紫泥就是紫顏色的泥料,黑泥就是黑色產品的原料,而燒出來呈現紅顏色的就叫做紅泥,其他還有墨綠泥、青泥、青灰泥、紫紅泥、彩綠泥等等都是這樣稱呼的。從表面質感來看,含顆粒細一些的叫做細砂泥,顆粒大一點的叫粗砂泥。其中,惟獨作為黃色調的緞泥沒有叫黃泥,可能是叫黃泥很難與山田裡的黃色泥土相區別,又因為其色調極似綢絹緞的黃顏色,故而命之謂緞泥……(本人的觀點而已)。而綠泥與紫泥的配比比例決定其最終的色相。由於純正本山綠泥越來越少,那些與綠泥接近的幾種淡色調礦塊,就都將作為配製緞泥的原料。因此就出現了含鐵質顆粒多的芝麻緞泥、灰緞泥等。然而,市場上的模仿緞泥也都有這些顏色。
在類似綠泥等淡色系礦料中加入小紅泥之類的混合粘土,能呈現出黃加紅的金黃色品種,即所謂的“全黃緞”。但無論如何,沒有標準純正的綠泥砂粒存在的“緞泥”,是不具備傳統緞泥所應有的層次效果和質感,而只有真正了解所謂好泥料的相關基礎知識,才能作出最終正確的判斷。如果沒有十分深入地在理性和感性中反復接觸對比,光靠看“書”或聽故事,是遠遠不可能成為真正的內行玩家!因此,面對狂熱的市場和眼花繚亂的“壺涂世界”,就象是一串串迷茫考題,大多數人必然是難以答解,且又沒有可信的部門和機構來依賴,故最可靠的也就只能看渠道,看人格,看信譽,再根據主觀喜好,包括顏色、質地、形製,功用效果及性價比等來作為依據,否則,就當作一種樂趣,認真地學一學再玩吧。
四、紫砂泥的好壞與真假
紫砂泥料的好壞,最根本的因素還是取決於礦源的品質。其次,加工、配方、練製也是一個很重要的因素。更細一點考慮,製作作品的工藝,施工的功力及燒成的條件等,也都會影響到材料的最終表現結果。前面我已講了有關礦源及配製的大概過程,不過,一般玩家因為沒有感性認知,還是無法看懂泥料的真正好壞。我想,大家可以用一個最簡單、最實用的方法進行分析判斷——比較。俗話說“不怕不識貨,就怕貨比貨”。我們可以把幾種相似的作品,從色澤的自然性、顆粒的豐富性、質感的柔和性、結構的致密性等方面進行對比;使用前和使用後進行對比……,總之,鑒別真假好壞的最根本要點,還是在於其可欣賞範圍的內涵和機理質感。至於表面的亮度和敲擊聲音的清脆程度,那到不是絕對的標準。有的壺很亮但卻不一定是好泥,有的壺敲起來很響卻不一定是好料。這些,都是要進行綜合全面地評判,才能得出正確的結論。此外,不同色調的泥料,對於所因該表現的具體造型,也是需要考慮和講究的。比如,活潑圓潤的款形比較適合用紅泥來做;渾厚凝重的形態比較適合用紫泥來做;而端莊方正的造型則適合於更深顏色的表現。一般來說,簡潔是一個基本原則,越簡潔的形製卻越是難做好。而越是自然簡單的色調,留給玩家品味的空間就越大。
按礦物學結構的角度來看,紫砂泥和其他許多陶土一樣,主要是含硅、鋁、鈦、鐵及一些顆粒不等的鹽類物質,只存在組合比例和顆粒構成上的一些區別,因此,只要黏土和礦粒級比合適,可塑性大致在可製作的范圍之內的泥料,都是可以用傳統紫砂工藝來製成杯、壺、盆、罐等器皿的。因此市場上有許多紫砂產品所用的泥土,都是採用了本地黃龍山以外的礦料。當然,其品質是難以達到本山礦的質量指標,不過,也有一些泥質是比較接近的,這讓沒有深度專業了解的人來辨別,恐怕是很難。但既然礦質指標都是相接近的原料,那麼真與假又怎麼能有絕對的標準呢?這個問題我的觀點是:1任何東西的造假,都是由於市場需求量過大以及部分商人逐利胃口的膨脹所致。2丁山黃龍山底下,上世紀七十年代勘測其總含泥量為二百萬噸左右,且這裡面還有許多不能製作茶壺的夾層料。在臺島掀起的那股持續了近十年的第一春(上世紀八十年代)期間,還是能夠富足供應的。而今天大陸市場的需求量已遠遠超過當年,就目前整個紫砂陶產區的泥料需求量來估計,光茶壺大約每天要消耗三十噸以上,而杯盆罐以及雜件的用泥量則更大!可想而知,全部要用黃龍山底下的礦源是難以想象的。因此,維繫大陸市場的需求,勢必只能尋找其他可以代替的泥礦,故真假二字,有時就實在只能含糊一點了。
五、手工貨和模型貨
清中期以前,一般的紫砂茶壺都不用模具製作,而一直是採用立泥片拍身筒或泥片鑲身筒成形方法,並因此形成了特有的工藝技法。當然,最原始的紫砂茶壺也不是拍身筒成形,而是手捏實心成型以後再掏空而成,叫做捏築法。也有搓成細泥條盤旋堆築成型的,叫做盤築法,然後裝接手把、的子和嘴巴,外表也很粗糙,遠沒有現在做得那麼平整光潔。隨著紫砂茶壺造形的不斷豐富,有些比較復雜細致的形狀或裝飾部件,就開始借助模具印壓後再加工製作,那種先做出模樣再翻成外范進行靠模的方法,早在青銅器時期就已經廣泛使用並且十分成熟高明。清中期以後,為了成型簡便、穩定以及增加產量,使用模具來做紫砂茶壺的工匠就開始增多。最初用於紫砂陶的模具是由木頭所製,後來有人採用了陶製模具,其強度和穩定性超過了木製模,直到出現了石膏,因其諸多的優點而基本上取代了原有的各種模具。模具成型的特點是:穩定性好、平整度高、統一性好、尺寸標準產量高、製作技術要求低,但形製缺乏變化的韻味,以及常留有模對開接逢線,也就是常說的模型接頭。而手工貨的特點是:製作技術要求較高、產量低、隨意性強、形體多變無法完全復製、並總能留下自然的手工意趣。相比之下,同樣一個東西,手工貨的價值肯定要大於模型貨,每一位壺工都是根據自己的技能和綜合取向來選擇成型方法,包括類型和檔次、速度和數量等。然而,要鑒別手工貨的真假是很難的,一般人根本無法看懂,現在處理模線和造假手工接頭的本領著實高明!況且純手工製作畢竟難度高產量低,在目前這種“大好形勢”下,能有幾人會真正用純手工做茶壺呢?再說,大家都去作純手工壺,那這麼大的市場又怎能得到滿足呢?因此,大部分玩家就不能有太高的要求了。事實上據我估計,現在絕大多數的紫砂茶壺都是半手工製作,也就是說腳不能做壺而肯定是手在做,而手呢又借助模具在生產,採用些方法盡量做到看不出模型的痕跡就是了。當然,追求傳統品味和檔次,真的用純手工在做壺的人還是有的,甚至也有在傳統基礎上成功創新的作品出現,但比例一定很小……。再說,幾百年以來,紫砂茶壺始終有作品和商品之分,可是,真正算得上作品的能有多少呢?
六、談談養壺
紫砂茶壺的終極價值就在於使用和欣賞,而更多的是在使用過程中帶給你的美好享受,其中“養壺”已被公認為是玩壺的重要內容。一把紫砂茶壺從‘新’用到‘舊’,需要一定的使用頻度和時間,在這個過程裡中,它將讓你感受到許多奇特的變化,體會到不少微妙的樂趣。從審美角度來看,紫砂材質的美就是需要在茶水的不斷沖泡中漫漫呈現出來。茶水中含有多種不同的植物堿、礦物鹽和有機酸,這些物質都能對紫砂材質產生細微的侵蝕作用,更何況茶水都是熱氣騰騰的開水呢?同時,手和茶巾在不斷地與壺體摩擦,這無意之中就在進行著一種自然而輕柔的研磨。因此,養壺實際是人們在休閑品茗時進行的一種集沖泡、侵蝕、研磨為一體的愉快勞動。這也就是紫砂陶材質最為受歡迎的獨特優點。當然,不同品種的泥料在這個過程中所產生的變化速度也不一樣,這取決於泥料的質地、壺的做工和燒結程度等。對於這個現象不應該以好壞來論,而應該是屬於快慢的問題,因為養壺是一個很自然的取樂過程。另外,有人在養壺時常把臉上的“油”擦到壺體上使之產生“光亮”,這真的是一種沒有意義並且極不衛生的行為!正因為紫砂材質有氣孔,故那些油垢鑽進去以後會造成氣孔堵塞,影響透氣和茶鏽吸收,並且這些有機垢必然要產生腐質而不利於衛生健康。還有一些人常把新壺放在水中煮沸或高壓鍋壓,說是“退火”去“土腥”味。我認為這並沒有實際意義,弄不好會冷熱急變損壞茶壺,造成不必要的遺憾。其實,一般的新壺用溫水或加入少量的醋沖洗幾遍就可以開始使用,犯不著用一百多度的水來為一千多度出來的陶瓷進行快速‘退火’。
還常常有人問起,用什麼樣的壺泡什麼樣的茶好?有沒有標準?那當然是沒有規定的。不過,大家都知道紫砂壺有透氣性和吸水性,沏過茶以後會有該茶的香氣留在裡面,所以,講究一點的茶人用不同泥料、不同大小的壺來泡不同的茶,應該是有一定道理的。同樣,發酵程度不同的茶葉,最好是選擇透氣性不同的壺,這也算得上是品茶的文化吧。
七、再說說名氣與價格
蒼生萬物皆須憑自身的能力來適應生存,人類社會也有著“優勝劣汰”的自然法則。置身復雜的環境,輸贏只能靠自己。沒有裁判更沒有規則,公平從何而來?這是個“自由世界”,勢必形成“八仙過海”的局面。以當今時代的信息工具威力,製造點名氣已經是小菜一碟。不象過去那樣“落後”,出個把名人總是那麼不容易;既要有讓人心服口服的品德和真實才幹,又要經許多部門進行各種論證、廣大群眾的認可以及時間的考驗,才能成為名家。因此,大多數歷史名人的作品應該是倍有身價,但也不見得名人的所有東西都是精品。那麼,按常規思維進行推理,答案已經明確。問題是在於某些有錢人想要什麼?缺乏審美取向,眼睛只盯在“名氣”裡的人,有時還不能和他講道理,因為這類人往往十分主觀、自信並且固執。本來就沒有理性的主見,難免被浮躁氛圍所渲染,抑或是被他人所誤導,鑽進了誤區,只能等他自己明白過來才行。當然,凡事都不絕對,有一些名人確實有真才實學,也出好作品。所以,並不要完全屏棄名氣,而是不能盲目地崇拜名氣而倒置本末。“名人”已經太多,發放名人派司的機構又何止一二?靠玩名氣肯定玩不過來了。另外,本人以為,手藝型家庭對於子女的影響是肯定存在的,但上祖和師承門派並不是決定其成才高低的主要因素!如從純手工藝來說,技術是可以教的,但作為高水平的工藝名家或藝術家來說,光有技術是遠遠不夠的。而一個人的天份、感覺、經歷、性格、毅力和汗水,是從來沒有聽說可以傳授的。歷史上的許多大師的後人好象都沒有成為真正的大師,原因就在這裡。因此,不少人扛牌子的作用僅僅就是為了打市場而已,有的還是很牽強的繞圈圈“牌子”。更荒唐的是居然打起子虛烏有毫無考證依據的歷史祖宗品牌……
任何一樣東西的定價,皆需依其真實價值作為基礎,理應從以下幾個方面來考量:
1.材質:一般來說,材質是決定其價值的首要條件,特別是工藝品,這是自古以來的定律。比如石器、玉器、金屬器、木雕器、牙角器等的定價,都是以材質的等級作為首要指標。當然,陶瓷器也是。
2.製作難度:這裡的製作難度涉及到專業程度和技術能力兩個方面。專業含量的深淺是衡量檔次的重要指標,如材料運用的項目,它需要復雜綜合的學科知識,專業含量就深,而僅用工藝技術完成的項目就淺。假如同時有很多人,能夠做出同樣的東西,那可以想象其到底有多少難度?到底有多少價值?因此也就根本不需要考慮模仿不模仿了。
3.成本:成本分直接成本和間接成本二部分,直接成本很容易估算,包括耗材,耗能,耗工和成品率等。而間接成本可能要大得多,因為作品創新肯定不會是沒有文化的人所完成,常常包括思考設計和反復的實驗,所費時、費神的代價,可不僅僅是簡單的勞動成本,而是要具備相當的天份智慧、廣博學識和執著精神,有的甚至需要生命代價的付出!這些,往往並非金錢可以衡量的。至於模仿和抄襲,我想就不存在這個間接成本了。而事實上,真正能夠算得上創作的,也只是少數。
4.同種物質的存世數量:古今中外對於藝術品和工藝品都有一個共同的評判原則:物以稀為貴!你有我有大家有的東西並不稀罕。因此,定價時明顯就不具備優勢,就是通過某些手段“賣”出了高價,也經不起市場和時間的考驗,因為它不合理!
5.效果:按照類別,分純欣賞類和兼實用類二種。藝術品的終極意義(價值)是提供人們感官欣賞,帶來美妙的精神享受,凈化心靈;工藝品可以憑技術完全重覆生產,而藝術品則必須是不可重復的孤品,(仿製品不能稱為藝術品)。因此,這些指標實質是決定價格的最重要依據。除此以外,作者自身的修為和地位、作品類別的歷史知名度等等,也都具備著一定的附加值,但是,這絕不應該是主體值。然而,市場往往比較混亂,總不免會出現一些沒有真實理由(無價值支持)的價格,關鍵在於受眾能不能領悟,有沒有這個眼光去辨認。至於有人偏要以‘我高興’,‘我願意’的態度去強奪價格標準,那是誰也管不了的,因為他有錢,並且這就是他的需要。
八、最後講講真與假
藝術品和工藝品的市場與其他品牌商品一樣,歷來都存在著真與假的問題,而假貨的出現皆是因為某些人企圖獲取不道德的錢財,同時也因為有市場需求這樣一個基礎原因。因此,相關行業的製假、販假、售假就自然地形成了一個“黑色循環體系”。道高一尺,魔高一丈,誰也杜絕不了。問題的關鍵在於:
1、有市場:許多東西確實很好,但真品寥寥,無法滿足巨大的市場需求,必然引發部分“能人”施展“才華”來“豐富”市場。對一般有點眼光的人士來說,有時想見到真跡也不太容易,看到贗品說不定也會有興趣欣賞一番。而對於有些對外行或另有動機的人來說,弄件假貨擺擺也是一種很大的心理滿足,特別是那些名氣很大的“作品”,說不定哪天還能炫耀著蒙一些更加外行的人,甚至可以作為特種“貴重禮品”大派用場……
2、易仿製:除一些特殊材質、特殊配方、特殊工藝、特殊效果以外的大多數作品,都是能夠被仿製的。市場價格越高的東西,假貨就越多,越簡單的也越是容易被大量仿出。有些假貨甚至比真跡做得還好,可想而知,這樣的仿品怎麼會沒有市場呢?從實用物理學的角度來去看、從性價比來看,其生命力是很強的。甚至有人認為,既然假貨可以做得不亞於真貨或更好,那真貨本身就存在一定的問題或內涵的不足。有能耐就做到別人仿不了!故相對來看,難度高的東西假貨就少,因為只有高手才能仿製。誠然,只要仿得有幾分相象,也就足以蒙騙一批人了。不過,也有聽說仿製得十分逼真,連專家的眼睛也能被騙過的。不過,專業含量高,難度大的東西,絕不是一般老百姓所能夠仿製的!這也決定著仿品和真品的最終價值與價格。而真正頂級的東西恐怕是難以仿製的!
3、利潤高:由於真品的創製過程以及作者本身的地位與名氣,給予了作品相當比例的附加值,同時真品一旦創作問世,總會通過比較有效的傳媒途徑進行宣傳展示,其費用成本都將反映到銷售價格中去。所以,仿冒品盡管常常無法用質量效果來與真品比較,卻可以按真品價格的幾分之一來贏得市場。如果能當真品出手,那利潤是可想而知的。要知道,面對一件專業作品,能有幾人真正識貨呢?外行總是多數,所以,仿冒也就成為一種地下職業,解決了不少“有識之士”的“發財”問題。
4、管理差:這種行業並不涉及國計民生和社會安定,而都是近乎奢侈的附庸飾品和玩物,反正是有錢的人在玩,你情我願,任何部門都不會花氣力去整治。再說,這種大把鈔票的特別交易,讓該管的人見了也可能眼紅。何況,仿冒製作過程,也都是很個人的事情,有些在家裡就可以完成。因此,只能任市場去“自由發展”,等亂到一定的時候,那些玩家的認識提高了,“免疫力”強了,才有可能得以抑製。然而,理想和現實總是存在很大的距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