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三, 4 12 月, 2024
茶與壺の物語

關於紫砂工藝廠水平壺的模具使用

模具使用比對
模具使用比對

近年來,由於資訊的流通,我們透過網路與眾壺友的協助,收集到許多紫砂壺的範本,藉此更能深入了解宜興紫砂壺的發展歷程。我們都知道,紫砂壺的成型,主要是透過泥片拍打而成,但在許多時候,透過模具亦是紫砂傳統的方式之一。這裡所說的模具,並非是灌漿模具,而是透過泥片或泥塊所壓製的模具。

依照江蘇省誌陶瓷工業誌所述,早在明清時期,即有木模、陶模用於整型、紋飾、製型等模印的存在,其主要發展因素當然是為了模組化,並加速生產,這也是生產發展中的一種進步。但此類模具多用於紫砂壺類,而朱泥小壺則難見其蹤。

本文主要談談,關於「標準水平壺」的模具使用。

在50年代,中國宜興的紫砂生產模式,由民間私營進入合作社階段後,為求規格統一與加速生產,依江蘇省誌陶瓷工業誌所記:「1955年10月 是時,紫砂壺生產成型工藝有了改進,首次採用石膏模生產6杯水平壺,使得規格統一。」因此,我們在廠前的標準水平壺中,即可見到石膏模具製壺的影子,但應該僅止見於紫砂與紅泥,而非不易成型的朱泥,這也是目前依據壺友收集到的手上資料所驗證出來的。但實際使用石膏模的情況,也許可能還會比記錄再早一些,只是普及情況,可能受限於私營使用、規範或技術成熟與否。

此外,依據高級工藝師徐漢棠的自述中,也有提供幾段關於石膏模製壺:

第一段:我那個時候正好在做小水平壺,手工做起來相當有難度的,因為是專門用來喝“功夫茶”,要求很高,一天只能做7、8個。那個時候工資還是計件的,一天做10個也只有一塊(元)四毛(角)五啊。我想還不如先做個模子,這是我用石膏模做的第1個品種,時間是1957年。

第二段:宜興紫砂界在1958年從“惠山泥人”那裡學習到石膏模的技術,用在紫砂上,這是指普遍的。其實石膏模,在解放前我舅舅就教過我翻了,翻的小壺。那時候還沒 有現成的原料,買了生石膏,回到家倒在鍋裡放在煤爐上炒,炒到一定的程度再自己做。後來因為紫砂沒什麼生意,就停了。

這裡的重點:
1、石膏模的技術普遍化用在紫砂上,大約是1958年。
2、石膏模在中共解放建國前,徐的舅舅就教過他翻過小品壺了,大約40年代中期。

第三段:1958年大躍進的時候我最多帶過100多個徒弟。1959年我又被調到生產技術股,專搞技術革新,用鐵模子做蓋子,比石膏模還快,如水平壺用石膏擋坯,日產量從十幾把增加到30—40把,除石膏模擋坯外還做過注漿鐵模蓋等。

這裡的重點:
當年便是徐帶班於紫砂工藝廠,把石膏模專職統一化的,加上後來的鐵模製蓋,時約1958年至1960年。

江蘇省誌陶瓷工業誌亦另有所記:「1964年起,紫砂壺出口有所增長…。同時各式水平壺的外銷量也不斷增加。是時,為如期完成水平壺的出口任務,宜興紫砂工藝廠研製成偏心轆轤車製作壺身,工效提高十倍,蓋用鐵模壓製後再交工人製作。但因工作定額偏高,職工難以接受,僅使用數年。」

因此可以大約獲得的結論如下:
一、標準水平壺的模具使用,至少早起於40年代中期之前,也許可能更早的30年代一些私營時期,便有少部分陶手使用,但全手製作仍佔最大部份。
二、鐵板模製蓋較晚,始於1958至1960年。
三、1964年開始使用偏心轆轤車製作壺身。(利於製作時旋轉壺身)
四、鐵板模製蓋與石膏模製蓋曾同時存在,鐵板模約止於80初。

 

廠前模具製作澎蓋三杯紅泥標準水平壺:

廠前三杯紅泥
廠前三杯紅泥

 

廠前三杯紅泥
廠前三杯紅泥

 

從壺內作可以看的出來並非工全手工,而是模具擋坯,但製作手法仍然與廠內時期有所不同。

廠前三杯紅泥
廠前三杯紅泥

 

廠前三杯紅泥
廠前三杯紅泥

 

這顆四腳溪的章主要見於廠前,與廠時期的四腳溪不同,也是判定為廠前的重要依據之一。

廠前三杯紅泥
廠前三杯紅泥

 

50年代模具擋坯的紅泥標準十二杯:

50年代十二杯紅泥標準水平
50年代十二杯紅泥標準水平

 

蓋內氣氛為石膏模製作。

50年代十二杯紅泥標準水平
50年代十二杯紅泥標準水平

 

壺內工法也是模具擋坯,特別的是,它的「十二杯」章並非落在蓋內,而是壺內底。

50年代十二杯紅泥標準水平
50年代十二杯紅泥標準水平

 

50年代十二杯紅泥標準水平
50年代十二杯紅泥標準水平

 

接底工法。

50年代十二杯紅泥標準水平
50年代十二杯紅泥標準水平

 

壺底圈足。

50年代十二杯紅泥標準水平
50年代十二杯紅泥標準水平

 

大字溪落款。

50年代十二杯紅泥標準水平
50年代十二杯紅泥標準水平

 

來比較一下壺內的工法:

壺友們可以看看模具工法中,壺內壁其實是比較有一些規則紋路,或較為潔淨等,例如像是用手或工具「抹了一圈」的感覺,就是擋坯將泥片由內向外壓製於壺坯上的感覺。

模具使用比對
模具使用比對

 

50年代十二杯紅泥標準水平的壺內氣氛。

50年代十二杯紅泥標準水平
50年代十二杯紅泥標準水平

 

50年代十二杯紅泥標準水平
50年代十二杯紅泥標準水平

 

接下來看一下全手工的蓋內與壺內氣氛應該是長怎樣的:

1、全手工壺內氣氛。

手工接底與壺內牆,能很明顯的感受到局部的「施作範圍」痕跡,以及壁上紛亂的感覺,且接底處亦容易出現漲縮效應的紋理。

廠前全手工工法
廠前全手工工法

 

廠前全手工工法
廠前全手工工法

 

廠前全手工工法
廠前全手工工法

 

廠前全手工工法
廠前全手工工法

 

2、蓋內的全手工氣氛與工法。

壺友可以看到,壺蓋內牆上有著明顯或不明顯的一圈,其實那是手工接蓋的蓋牆與上蓋接合處,因為脂泥接合後,因密度不同在燒製後產生漲縮效應而突出的。

廠前全手工工法
廠前全手工工法

 

廠前全手工工法
廠前全手工工法

 

透過以上的比較,壺友應該能很清楚的了解全手工跟模具的工法氣氛各是如何,其實仔細看不難分辨。

雖然現在也是有模具仿全手工,但全手工的細節不僅是只有壺內與蓋內而已,只是這又要談到其它辦別方式,不在本次的說明之中。

本文指在說明,標準水平壺的模具使用,其實早在廠前40年代甚至30年代就已經出現,至於還會不會更早?還得再多看上手資料由其它方式斷代才能了解。但前提仍需了解一點,使用模具並不是不好,有人說半手就是不好,全手就是比較好,這是錯誤的觀念喔!我們要了解紫砂在發展歷程中的一些因時、因人、因事的過程,才能更了解紫砂,而不是片面或斷章的來定義好或不好,對或不對。要正確的面對歷史,了解過程才有意義。

現今看到的、了解的,不一定就是最後的答案,唯有持續不斷精進、探尋,才能向事實更靠進一步。

 

以上資料供壺友們參考。

 

備註:感謝好友品懿及凱哥圖片支援!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這個網站採用 Akismet 服務減少垃圾留言。進一步了解 Akismet 如何處理網站訪客的留言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