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說壺途
茶說千年流韻轉
紫金百家識壺途
說到喝茶,茶說壺途(以下自簡稱”茶說”)也渾渾噩噩喝了幾年,說是品茶也非是,就愛喝這一味耳。
對於茶,打從孩童記憶,南投老家長輩,便常從松柏嶺產地向業者取一包包的散袋茶,以撿拾多餘茶枝來賺取手工費,當然,家裡會常泡個 「茶米茶 」也就不足為奇了,想必此童蒙之間就冥冥與茶結了緣份吧。
見熱水沖下,綠水由漸展之茶葉中緩緩釋出,染綠了水色,清澈而透亮,氣香而神定,此味真是人間天上。這是從小時便愛享受這泡茶的過程,但說到「品茶」仍未知是何也。長大後忙於工作之間,泡了茶但便就囫圇吞下,慌忙手邊之事而去,那分氣香神定,不過就短分幾秒的事爾,有時一忙,反忘了那水茶之事,就便泡了苦澀而棄之。
直至2011年春,未知因何,突覺如此渾噩喝茶亦非是滋味,感是有點蹧踏了茶;茶之道,乃由茶、水而至於壺具等,樣樣具有其理而成茶之藝,既愛茶,便得知茶懂茶,定更能深知茶之禪道,此道能傳承百年之久,亦非偶然,此後,便入茶之無間。
有句話說的好,「人在壺界漂,哪有不挨刀」,為了讓茶更有其侍茶之壺,一入壺界便是刀劍齊飛,一反手收入幾壺,便多是中了幾刀,乃深覺壺身雖淺但壺水若深,深知若求壺之道僅止於若大的是非虛擬網路之間,是本末倒置且緣木求魚之法,為此,幾個月後便往嘉義求道而去。
十月八日這天,趁著回南投的順路上,與老妹、太座三人跑了嘉義秀林茶莊一趟…
來訪秀林茶莊,找到林老闆,求問壺之道,他是個好心人,但便也語重心長的框正茶說小弟對壺的認知,「宜興紫砂有其端正的道統與延續,無論在泥料練製、窯燒與製壺的工藝上,均有其師徒傳授的道統,無論是商品壺或是工藝師的創作,均有其不可抹滅的歷史傳承與地位。」,「不必要執著在於微細部的工法,某些工法會依工藝師的手路而有所不同,但不同時代,大方向的相關特徵是不會變的。」
林老闆又把茶說從問題堆裡,拉回到壺藝本身的藝術價值與製壺人的用心。壺之道在於心,怎麼去了解與欣賞壺藝本身才是重要。
短短一小時的談話,茶說受益良多,也終於了解到當時在閱讀林老闆文章時,為什麼有種莫名的感觸,在今天都有了答案。
梨型君德壺,是茶說一直期待能上手的壺,因為對茶說來說很順手,壺形更是喜歡!也是這天從秀林帶走的第一把壺。
趙莊朱泥的薄胎,更能顯示製壺的不易與壺手的用心~
也許這天會感覺有點被念到臭頭,但也是句句如佛家戒板般的警惕著茶說這位新入壺界的迷途者。
「茶說壺途」,就是茶說在茶界與壺界的自身體驗、經驗與收藏的分享,雖不希望能在此茶與壺之間能有多少力量或能發出多重的聲音,但只求分享這份微薄的茶、壺之途。
茶說壺途 2012/06/09 於台南 (2013/08/27補述)
備註:在撰寫這篇序文的前晚,茶說不小心落碎了一心愛壺的壺蓋牆,只能怪自己擦拭時不夠專心,現在…心正痛呀!
請問方彩娣老師的小壺,大壺價格分別大概要多少?完全沒概念!想請教約略價格,好知道是否可能入手,謝謝!
您好!
方彩娣老師的作品還是要看難易度與創作性,小壺起步價大約在台幣三萬以上;大壺六、七萬或十萬以上都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