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砂論藏
中國宜興紫砂壺,自古以來即為文人雅士、茶道師友的甄愛收藏之品,紫砂壺平凡樸素卻蘊有著溫潤如玉的君子之風,道之真意以及佛之禪機,因此廣為人愛,亦廣為人所藏。而每個人收藏紫砂壺的原由卻也不一定相同,也許有著一段故事,也許因為工藝之巧、泥質溫純等。
以下,茶說壺途就針對自己對於紫砂收藏的小小心得,分享收藏的契機。
.
**泥料之藏
宜興紫砂,又名五色土,泥料色澤豐富。自明盛以來,各時期的泥料特色均不相同,也代表了當代的工藝與時代背景。啟宜興建廠以來,為了因應各時期的需求,泥料的配置又更富多元,例如:紫泥的清水泥、甲子泥、茄紫泥、併紫泥、特併紫泥等。紅泥的黃龍山朱泥、黃龍山紅泥、小紅泥、趙莊紅泥等;泥料也是有演進的,每個時期的特色均不相同。
因此,泥料的收藏,也是一門興趣與學問,將各時期的泥料收齊,依序排列,似乎就見到了一部小型的宜興紫砂進化史。
.
**成對之藏
中國人就愛成對、成雙,雙是喜,是大吉。紫砂壺成對的收藏,除了民俗,尚可有其它風趣之處。
同泥成對,養一壺而比對一壺,藉由紫砂壺的養成,來比較泡養前後的差異,除了表現出紫砂特有的泡養成效,亦是一種成就感。
同型成對,不同泥料的同型壺成對,藉以欣賞同樣的作工型式,在不同泥料上的美感呈現,亦是欣賞一種不同的紫砂之美。
下圖:成對之藏。
.
**工藝之藏
紫砂壺的壺型,共可分光器、筋紋器、花器。不同的器型,其製作的工藝繁雜度亦有所不同,且跟據工藝師的功底、手法及對紫砂壺的領悟各有巧妙不同。無論是全手工或擋坯成形,其實都是屬於紫砂壺的製作呈序,重點在於工藝師對於紫砂壺的表現,是否達到精、氣、神一致,以及是否充分表達工藝師欲展現之意表。
『光器』,又稱之為素器,有圓素器與方素器等,是最單純的壺型展現,卻也最考驗陶手的功底,在鈕、蓋、頸、肩、身、底、流、把的收放塑造之間,將壺體線條做最有精神氣力的表現。
下圖:光器-梨型君德。
『筋紋器』,重點在於壺體上表現筋紋陰陽之勁道,讓壺體更顯為立體感,例如圓菊、菱花等。
下圖:筋紋器-菊瓣。
『花器』,多為自然事物的塑造,將自然之花果之物,盤塑於壺體之間,例如報春壺系列;或以自然事物為壺體之展現,例如松樁、梅樁、茄果、竹器等均是。
下圖:花器-豐收壺。
另外就是筋紋花器,即在壺體上,是花器亦是筋紋的表現,例如南瓜壺,南瓜果體如菱瓣,壺蓋與流、把即為藤枝與葉、蒂;因此自古以來,南瓜即為陶手最常挑戰且模臨的壺型。
下圖:筋紋花器-南瓜壺。
.
**歷史之藏
宜興紫砂壺每一個時代均帶有其時代背景的故事,並顯示於壺上,隨著壺身的痕跡來述說著那段過往。以水平壺來說,初建廠的五○年代左右,底款多為延用「宜興惠孟臣製」、「荊溪惠孟臣製」、「荊溪南孟臣製」六字章,搭配蓋內杯數章;至六○年代後,為強化中國宜興紫砂的特色,改以「中國宜興」四字章為主;七○末蓋內改以落工號章以便計件。八○年初期,因台灣地區禁中國物品銷台,章款改以不帶中國意味的年號記章,以至開放後,漸突顯陶手特色,底款改落人名章等。相關種種,均是歷史的過往痕跡,也是收藏的一項樂趣。
.
某日,在秀林茶莊與莊主論藏,雖字句不多,但字字珠璣。
.
<論藏之理>
藏真
藏精
藏稀
藏絕
藏真,並不困難,尤其是在台灣,七○至八○年代,中國宜興的紫砂壺出口,有近八成經由香港流向台灣而留在台灣,雖近年隨著兩岸的開放多有回流,但相信目前仍有近半數的廠壺收於台灣藏家的手中,只要你找對人或商家,其實遇真並不難。透過廠壺來建立起正統紫砂工藝、泥料、年代的識別基礎,方是入藏的第一步,也是最為重要的一步。至於什麼是對的人?對的店?依現今資訊的發達,相信此道並不難。
藏精,是藏真的進階,在識得真品後,如何百中選一?如何欣賞紫砂壺的美?尤其是現今陶手輩出,匠氣者多,如何透過賞析,找到具創作、人品、惜藝、精進等未來工藝師特質的滄海之珠,就看個人的眼光了。紫砂收藏中,數大就是美並非是絕對,除非您未來是要進階為商家。
藏稀,指的則是稀少性,某時代的壺,或某種具特別意義的壺,大時代下的特殊稀少性的產物,或工藝師的創作作品等,非大量生產的商品壺均具有其稀少性。
藏絕,則是僅有,人稱的孤品、樣板壺,大師級的創作或僅此存世之絕等,此真、精、稀、絕者少有,首重緣份,藏一足矣。
前二者易與,後二者緣也。
.
<論藏之道>
遇的到
看的懂
買的起
藏的住
賣的掉
這五句,是秀林茶莊莊主論藏中,最讓茶說印象深刻的。無論是紫砂壺或其它的收藏,大都脫不離這五句真言。
首先,你必需要有遇的到的好機緣,當真品擺在你眼前,就是個機緣。
再來,你必需看的懂他的真偽、意義與價值,否則就算顧老的真品擺在不識者的面前,也不過只是一般泡茶用的茶壺。
接著,你遇到了,也懂它的不凡,你也要買的起,就算路邊攤檢漏,也要身上有足夠的能力吧!可別一塊錢逼死英雄好漢。
好不容易收到了喜愛的藏品回家,也要能確保能仔細妥當的收藏,或等待未來更好的賣價。
有了收藏,除非自藏,不然部份藏家可能正在等待時間,讓藏物有更好的賣價讓出,這時藏物的能見度與流通性,以及出售的銷口就格外的重要,必竟藏物多不凡,其價亦不低。
這五句,多少帶有著商易的味道,但仍不脫於收藏的方法。
藏之道,不外乎在某些機緣讓更愛者藏之,皆大歡喜。
不要因為價值而收藏,因為你不懂。
若因興趣而收藏,方能從中得到快樂,投資你的快樂,獲得因收藏而得到的最大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