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兴紫砂一厂-易新壶-玉勤

紫砂壶基本资料
壶名:易新壶
泥料:本山绿泥
年代:70年代
出水:梅花七孔
容量:约200 C.C.
盖款:玉勤(史玉琴)
底款:中国宜兴
陶手作者基本资料
本壶作者落款为「玉勤」据业界前辈考究,为一厂老艺人史玉琴。史玉琴,女,1955年就已经师从老艺人吴云根,其后也一起进入紫砂工艺厂。其参与商品制作常见于70年代,80初的甲子泥圆梅亦是藏家喜爱的收藏之一。
细节介绍
易新壶,紫砂工艺厂从60年代开始就有生产的紫砂壶壶型,主要常见于70年代,60与70在壶型上微有差异,其泥料见有本山绿、段泥、绿泥…等。
本山绿泥是黄龙山紫砂原矿泥料的一种,烧成为漂亮的鹅黄色,数量稀少,泥质细致,变异性大,不易成壶,烧制困难,多做化妆土之用,且在使用后极易有吐黑的现象。其吐黑原因可能有,窑温、炼制、明针以及泥料批次质地等不一因素。现今业者亦有尝试将本山绿泥烧至一千二百多度的泥料极限,仍然会吐黑的情况,可见窑温亦非绝对因素。
而茶说手上的这把易新,当然不意外,是把黑吐的东一块、西一块的。从吐黑不一且呈区块状的情况来看,茶说认为其吐黑原因可能跟泥料的质地有关。同一块泥料经搥炼、拍打后所呈现的质地并非均匀且相同,而是松实结构相当不一致的。




梅花七孔出水。

壶底也是吐的黑黑。这部份有个亮点,茶说会再另行写一篇文章来说明。

底款「中国宜兴」。

盖内气氛,与落款「玉勤」。
盖子是比较没黑到的地方,所以看的出来本山绿泥的漂亮鹅黄色泽。


最后来看看这偷吃茶不擦嘴的近照。


以上资料供壶友们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