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初宜興紫砂-雙色高梅壺
壺名:雙色高梅壺
作者:紫砂陶業公會陶手
泥料:清水泥 / 本山綠泥 / 民國綠泥
年代:民國初期(約1934~1946)
製作:全手工
出水:網孔
容量:約600 C.C.
底款:宜興紫砂
雙色高梅壺,底款雙邊陽文「宜興紫砂」底款,據查應為民國初期紫砂陶業公會後期所製造的壺品。該公會成立於民國四年(1915年),原名「紫砂業公所」,於民國二十三年改名為「紫砂陶業公會」,直至民國三十五年(1946年)解散,由湯渡缸壇生產合作社替代。
民國綠泥,出現於民國初期年間的特色調配泥料,又稱為「民國綠」。
傳統宜興紫砂原礦中,主要為「紅泥」、「紫泥」、「本山綠泥」(燒製成色為鵝黃色),並沒有真正的綠泥。在民國之後,將進口的氧化鈷以特定少量比例加入純正乾淨的本山綠泥調配而成,即可燒成綠色的紫砂壺。
當年的綠泥,是一種非常上等且稀有的泥料,因為本質泥為紫砂礦中較為精稀的本山綠泥,加上進口的氧化鈷礦料價格昂貴,因此當年的綠泥多做為化妝土之用,也就是在原本製好的紫砂壺表面,直接刷上一層民國綠泥,即變成內紫外綠的雙色壺品。但也有少數特殊的壺品是全壺使用民國綠泥。
而紫砂一廠成立後,仍然也是有使用氧化鈷來配置綠泥,但調配的比例等,已與民國時期不同,因此在發色與表現上也有所不同。
民國綠泥的特色,並不如現代綠色均勻的發色,而是外表圓滑,近看泥料如豆沙般,有顆粒感,並明顯帶有段泥黃顆粒,其間參雜著鈷料的藍顆粒,相當特別。
壺內工法與出水孔,可以明顯檢視以及感受到手工氣氛明顯,壺底黏脂處還有窯裂,幸好只裂表面沒穿透。
蓋內的工法以及氣氛,可以明顯看到兩個重點。一是蓋牆處明顯的全手工工法特點,二是窯溫已至臨界點(微起泡)。
壺底圈足,不同角度與光線,顯示不同的發色感,不是很均勻的藍、綠發色。
紫砂陶業公會早期印款為帶回紋邊框的陽文或陰文楷書宜興紫砂,後期為單邊或雙邊,陽文或陰文宜興紫砂章款。
以下可以看到兩處使用痕跡,壺內口沿以及壺底圈足的嗝傷。
其實還有一個特色沒拍的很清楚,就是清水泥的花泥現象,當年並無在泥中添加炭酸鋇的方式,因此燒製後多少都會帶有泥色不均的花泥現象。
最後幾張近照。可以留意外壺口沿處那一圈深發色的氣氛,應該也是泥料窯燒的一種現象。
能收到這把壺茶說是蠻興奮的,因為自己除了研究一廠紫砂之外,對於民初廠前並不是很熟悉,尤其是針對傳說中的「民國綠」,當時在不確定民國綠的情況下,主要還是靠工法、窯燒以及主體泥料來判斷要不要收回來研究,最後才是靠章款來確定大約的生產年代。另外就是紫砂的綠泥,從民國初的民國綠開始,一直到現代,綠泥的使用其實都是很有斷代性的,有興趣可以研究看看。
以上資料供壺友們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