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icon 茶說壺途-宜興紫砂壺收藏

宜興紫砂一廠-小豐收壺-丁愛華

宜興紫砂一廠-小豐收壺-丁愛華
宜興紫砂一廠-小豐收壺-丁愛華

壺名:小豐收壺/小松鼠葡萄
作者:丁愛華
泥料:甲子泥(黑星土/黑星砂)
年代:80年代初期
出水:網孔
容量:約160 C.C.
底款:丁愛華
把款:無
蓋款:無

丁愛華,女,約1970年左右進紫砂工藝廠的資深陶手,主要參與商品壺的生產,自70至90年代均有見其產品,其生產之大、小豐收系列足見其優秀的技術功底,深受藏家喜愛。

在80年代初期,單落款姓名章的,多為廠內資深陶手,我們可以看到這類陶手所製作的商品,都具有不錯的品質,無論是在細節處理與線條的表現上,都有很好的效果。像是豐收壺這類經典的壺型,更是可以從貼花的細節處理上,來欣賞陶手制作的脈絡與手法,比起80末期之後的小豐收,是不是更顯示出早期一絲不苟的職人精神。

甲子泥,又名黑星土、黑星砂,是宜興一廠七零末至八零中期的官廠用土(約1976~1985)。主要是因為七零年代一廠泥料使用量大,尤其是原礦的清水泥(紫砂純泥),但被認為泥料的質感不夠沉穩,變化少,且為了改善當時泥料的特性,便於快速且大量的製壺,因此開始研究以拼配泥的方式來製壺,因此甲子泥亦屬拼配泥的一種,廠內陶工稱「拼紫泥」,也是宜興紫砂一廠拼配泥之始。一開始在七零末試用,一開始藏家的反應並不好,像發霉的黑點,但想不到後來在八零年代中期之後,因其泥料的質感,與泡養後的變化均讓人相當滿意,色澤沉穩而飽滿,泡養後Q透溫潤,反而大受歡迎。因泥胎佈有黃色及黑色砂點而聞名,泥料配制批次多,色澤、泥質多少有所不同,並非只出現於甲子年。被台灣壺友稱為甲子泥,應主要為台灣常見於甲子年(1984年)。

宜興紫砂一廠-小豐收壺-丁愛華

 

宜興紫砂一廠-小豐收壺-丁愛華

 

宜興紫砂一廠-小豐收壺-丁愛華

 

欣賞一下80初的陶手貼花。

宜興紫砂一廠-小豐收壺-丁愛華

 

宜興紫砂一廠-小豐收壺-丁愛華

 

茶說認為這壺嘴也修飾的很有精神。

宜興紫砂一廠-小豐收壺-丁愛華

 

蓋內無款與工法氣氛。

宜興紫砂一廠-小豐收壺-丁愛華

 

壺內為梅花七孔出水。

宜興紫砂一廠-小豐收壺-丁愛華

 

宜興紫砂一廠-小豐收壺-丁愛華

 

壺底為單款陶手姓名小章。

宜興紫砂一廠-小豐收壺-丁愛華

 

紫砂陶手「丁愛華」小章。

宜興紫砂一廠-小豐收壺-丁愛華

 

最後來兩張不同角度的美照。

宜興紫砂一廠-小豐收壺-丁愛華

 

宜興紫砂一廠-小豐收壺-丁愛華

 

以上資料供壺友們參考。

Exit mobile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