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興紫砂一廠-大柿子壺-無款
壺名:柿子壺
作者:一廠陶手
泥料:清水泥
年代:70年代
出水:球孔
容量:約560 C.C.
蓋款:無法識別 (可能為玉琴或玉芬)
底款:無款
陶刻:石雨-沈漢生
柿子壺,是中國紫砂很喜歡的仿生題材之一;其代有柿柿如意(事事如意),萬柿吉祥的含意,因此,無論從廠前時期至廠後,紫砂壺圈子總少不了以柿子為主題的商品與作品。其不僅是花貨的代表,也是紫砂筋紋器的型態之一;柿子壺表面圓滑寬廣,故常見刻繪撰字,更添以壺傳字繪的文學氣息。雙面均有刻繪,分別為行草與梅花,陶刻者為名家沈漢生(石羽/石雨),此壺應生產於七零年代文革時期。
沈漢生,字石羽,1946年生,1959年進紫砂工藝廠,師從范澤林、談堯坤,1960年從著名陶刻大師任淦庭學藝,專攻金石陶刻,1965年春,調生產技術股,研製紫砂裝飾印花新工藝;1967年紫砂裝飾印花新工藝獲鎮江地區新產品獎;1968年晉升工藝技術員,赴敦煌寫生,為專業創作設計人員;1980年晉升助理工藝美術師。沈漢生鐵筆傳神,刀法精妙,作品多次獲獎,收藏價值極高。2005年升為研究員級高級工藝師,2011年獲江蘇省工藝美術大師與江蘇省陶瓷藝術大師名稱。
70年代花貨多屬於大品,雖精工不多,但能見其大器與神韻,泡養過後更易見溫潤宜人,塔配壺上精美陶刻更是相得益彰。
陶刻:波迎西湖盡餘暉 石雨刻。
沈漢生原師談堯坤、范澤林,1960轉入任淦庭門下,因任老徒弟都是「雲」字輩,所以取「雲」「雨」二字,但不雅,亦用過「雲如」款,文革後,如其它師兄弟一樣,改為「紅」字款,便為「紅雨」與「虹雨」。任老去世後,徒弟改用「小」或「子」輩落款,故亦用過「小雨」款。文革後期至改革開放以後改用「石」字款,便為「石雨」,但不吉祥,最後變成了今日的「石羽」。
參考來源:http://blog.udn.com/cty43115/95273289
蓋鈕為柿蒂。邊邊黑色為風釉,因早期紫砂未參入碳酸鋇來防止風釉,因此風釉情況多見於80年代之前的紫砂壺。
款式不明,但可能為玉琴或玉芬。
壺底為一奈底的工法,無款。
紫砂壺球孔的配置是從1970年開始,因應日本的需求進行的外銷產品配置上的改變,70年代中後期則常見異於壺色的球孔。
最後來兩張近照分享。
以上資料感謝壺友們欣賞。
70’紫砂大柿子壺詢價謝謝
您好!
已私信回覆囉~ 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