壺名:三杯紅水平標準壺
作者:一廠陶手
泥料:小紅泥
年代:60年代
出水:獨孔
容量:約 65 C.C.
底款:荊溪惠孟臣製(小字溪)
蓋款:無
水平壺的杯數有常聽到的一杯、二杯、三杯、四杯…(早期紫砂一廠定名主要是二、四、五、六、八、十、十二杯),同時台灣與中國地區因不同的單位容量,所計算的杯數不盡相同,中國一杯約15西西,台灣一杯約20西西,但無論哪種說法,最具實用價值的多主要在四杯至十杯,也就是實際容量在80西西至180西西左右。
小杯數的水平壺雖然不實用,但售價卻也不低,主要是因為製作上較為困難,當然也有一群小壺的愛好者,特別鍾情於小杯數的水平壺。
三杯小水平與四杯水平容量差不多,約差在10西西左右,同杯數紫泥會因收縮比的因素,容量會比紅泥大一些,也是一款適合獨飲的容量。三杯水平小歸小,在製作與型制上還是很講就的,該呈現的線條、作工,都是馬虎不得。
60至70年代紫砂工藝廠所使用的紅泥俗稱小紅泥,主要產至川埠與趙莊山,泥堅、色紅橙,是相當優質的紅泥,於70年代末期短缺,80年代才開發黃龍山紅泥。而廠前至60年代的紅泥應該是使用石黃泥,泥嫩易皺、易起泡、色暗紅。
蓋內作工氣氛,這是由蓋模所製作的。
壺內底的接底工法與氣氛。
獨孔出水。
早期的「荊溪惠孟臣製」、「荊溪南孟臣製」、「宜興惠孟臣製」,多在70年代之前,只有極少部份會出現在70年代,茶說就看過70末的內紫外紅用過此早期荊溪六字章,只是很稀少。當然,此處說的六字章,指的不是80年代的亂六字章。
最後來兩張不同角度的欣賞。
以上資料供壺友們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