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興紫砂一廠-四方如意-荊溪王製-談菊惠
壺名:四方如意
作者:談菊惠
泥料:甲子泥(黑星土/黑星砂)
年代:80年代初期
出水:雙排八孔
容量:約250 C.C.
底款:荊溪王製
把款:菊惠
蓋款:無
談菊惠,女,1959年出生於宜興,談氏壺藝第四代。父親談盤富是1954年宜興紫砂廠的籌備委員,母親范公美亦是建廠初期職員。1978年左右進入紫砂工藝廠,初從工藝師束鳳英與丁洪順,1982年調入研究所師從工藝美術大師周桂珍。1985年進入中央工藝美術學院進修陶瓷造型設計。
這把四方如意是茶說收到的80年代初期精品,比起一般80年代的四方如意,此壺的作工與氣韻,高出許多,依落款方式(荊溪姓製/把款)與泥料(深紫細黑星)的年代推論,應該是在談老師進入研究所後的產品。
甲子泥,又名黑星土、黑星砂,是宜興一廠七零末至八零中期的官廠用土(約1976~1985),屬拼配泥的一種,也是宜興紫砂一廠拼配泥之始。因泥胎佈有黃色及黑色砂點而聞名,泥料配制批次多,色澤、泥質多少有所不同,並非只出現於甲子年。被台灣壺友稱為甲子泥,應主要為台灣常見於甲子年(1984年)。
由於七零年代一廠泥料使用量大,尤其是原礦的清水泥(紫砂純泥),但被認為泥料的質感不夠沉穩,變化少,且為了改善當時泥料的特性,便於快速且大量的製壺,因此開始研究以拼配泥的方式來製壺,也就產生了後來的黑星土(甲子泥),一開始在七零末試用,一開始藏家的反應並不好,像發霉的黑點,但想不到後來在八零年代中期之後,因其泥料的質感,與泡養後的變化均讓人相當滿意,色澤沉穩而飽滿,泡養後Q透溫潤,反而大受歡迎。
此泥大約主要於1976年至1985年間,大量使用於商品壺,包含了當時名家壺的用料,而1982至1985年之間正好是廠壺大躍進的精華時代,正逢其盛的甲子泥,讓當代的紫砂壺更具有其明顯的特徵與媚力。一直到了1986年之後,可能甲子泥已經配不出原來的樣子,或配製方式有變,便改使用所謂的拼紫泥了(其實甲子泥在一廠中,也是稱之為拼紫泥)。因此,甲子泥在宜興一廠的用泥歷史之中,是有其明顯的時代特徵與特色的,因同屬於拼紫泥,在白標期多少還是能見到紫泥料中帶有些微黑砂的特色。
雖然這是擋胚的半手工模具壺,但鈕、流嘴以及相關手工細節還是有功力的。
底款:荊溪王製。
把款:菊惠。
因為把款字太小,只好用放大鏡下去拍,茶說看好久才從依稀的筆劃中,看出是「菊惠」二字。